中風除了影響四肢活動外,也可引起不同形式的溝通障礙,有些情況是患者腦部受損,控制不了肢體活動之餘,也影響面部、嘴巴、舌頭和咽喉等發聲肌肉的協調,妨礙患者正常咬字和發音。雖然患者説話時會口齒不清,但談話內容仍然正常,所以家人只要耐心聆聽,仍能聽明其意。
若中風損壞了語言區域,便會產生不同形式的失語症,嚴重影響患者的溝通能力。以「表達性失語症」為例,患者雖然可以說話和正常咬字及發音,卻無法表達心中所想的詞彙、句子,難以敘述事情,說出不適切內容,例如誤把「手錶」說成「蘋果」等;有時也會因為說不出心裡想說的詞彙,而產生說話斷斷續續、不流暢的情形。我見過很多這類中風病人在病發當天被家人誤會為精神錯亂,只是因為他們「胡言亂語」。
「表達性失語症」的患者雖然表達能力有問題,但理解能力則正常,但「接受性失語症」則相反,因理解力差,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因此會有答非所問、文不對題或胡言亂語的情形。他們往往聽不懂某些詞彙、片語以及句子,當句子愈長愈複雜,情況就愈差。我遇過一個情況嚴重之年輕個案,四肢活動正常,聽力也是正常,但就完全接收不到別人之說話,雖然他聽力正常, 但旁人都會以為他聾了。
跟這些是病人溝通時要注意保持耐性,不要急著幫他們完成句子或幫忙找字。縮短句子,盡量避免使用太艱澀或抽象的字眼。無需提高音量,但交談時要減少噪音的干擾,關掉收音機、電視機及各種會發出噪音的電器。 嘗試各種不同的溝通方法,例如運用圖案、動作、表情或文字,不必拘泥於正確的語句。。當病人無法溝通而感到挫折時,不要假裝聽懂,可試試換個話題和活動,待會兒再說,以減少他的焦慮。
作者:盧文偉醫生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2015年4月16日於信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