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鐘誤嗚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中風可引起嚴重後遺症,例如行動不便、吞嚥困難、語言障礙等。近年醫學界研發出「溶血劑」醫治「缺血性中風」(延伸閱讀:中風的治療)。此療法能打通堵塞了的血管 ,但患者必須於黃金三小時內接受治療,時限一過,受影響的腦細胞便返魂乏術。所以,腦科醫生經常呼籲市民提高警惕,認識中風病徵,例如表達或說話時有困難丶面部表情不對稱丶手腳不能發力等,一旦出現症狀便需立即就醫,爭取善用那黃金三小時,避免延誤。

但太過在意中風可能也未必是好事。

中風疑雲

「醫生,你今次真是要再救婆婆一次了!」趙婆婆的女兒在電話的另一邊呼喊着。趙婆婆一年前中風,當時是因為心臟有血塊,衝上腦部度致堵塞血管。此後她一直服食「薄血丸」以預防再次中風的風險。

認知障礙「突襲」(血管型失智症)

當診所的病人一個接一個時,護士通常都善用間場時間遞上不同種類的文件或病人化驗報告給我看,雖然只有片刻,但也不能馬虎了事。好像今天翻閱的磁力共振報告,結果並不尋常,當然要打醒精神,並即時請病人及其家屬前來講解。

猝死疑雲

年輕的楊先生於一年前來求診,當時他發生一次暈倒後,身體有多處不適而恐怕自己患上中風。楊先生回憶事發時,他剛踢完足球坐下体息,期間飲了一枝凍水,之後站起身便立時感到頭暈,並全身發軟乏力,隊友們都懷疑他中暑居多。楊先生眼見自己被包圍着,腦海即時閃出馬拉松選手在比賽中猝死的畫面,感覺死神就在附近。與此同時,他覺得呼吸愈來愈急促,喉嚨有被箍緊的感覺,並且雙手麻痺。楊先生之後被送到急症室,醫生檢查後輕描淡寫地告訴他不用緊張,只是普通頭暈而已。

為何楊先生於運動後出現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