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症是由腦退化引起,逐步影響患者的活動,雖然現今還未有徹底醫治之辦法,但藥物治療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使患者恢復動力,重過正常生活。
抗柏金遜症藥有很多種,每種藥物也有其特性和優劣,病發初期一般只會用一至兩種藥物,隨著病情惡化,便可能要同時使用多種藥物控制病徴,就此介紹一下各種藥物的特性:
柏金遜症是由腦退化引起,逐步影響患者的活動,雖然現今還未有徹底醫治之辦法,但藥物治療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使患者恢復動力,重過正常生活。
抗柏金遜症藥有很多種,每種藥物也有其特性和優劣,病發初期一般只會用一至兩種藥物,隨著病情惡化,便可能要同時使用多種藥物控制病徴,就此介紹一下各種藥物的特性:
患有柏金遜症的李婆婆雖然年屆七十,看來卻很年輕。她擁有一半日本血統,皮膚份外白皙。她也很注重儀表,頭髮燙得甚為高雅。另外,她患的是柏金遜症,而不是「老人痴呆症」,所以,她只是手腳緩慢,但腦筋靈活,思路清晰,每次覆診都可跟我暢談一翻。
可是,李婆婆近來身體每況愈下,自覺力氣漸失,疲憊不堪,手腳活動又比以前緩慢
「醫生,我前日發現自己流口水,擔心是中風先兆,所以前來看看。」這種診症開場白我遇過不少,幾乎每個個案在檢查後都確定健康正常。我發覺原來很多人都對流口水有誤解,以為流口水「很大件事」,需要嚴肅對待。但身為腦科醫生的我卻不當這是甚麼一回事。為何會出現這種兩極的看法?我想這個課題蠻有趣,值得大家深入探討一下。
最近剛在本欄中提到有關柏金遜症可影響駕駛,估不到很快就有機會成為患者的乘客。
早上在醫院巡房過後,趕著返回診所看病,見到前面有輛的士正在等客,透過擋風玻璃我看見司機年約七十多歲, 老態龍鍾,雖然感覺不太妥當,那刻還是沒有多想便跳到車上。
上了車才不久,我留意到司機坐姿突兀,身體向左傾斜三十度,並維持了這姿勢達十來分鐘,期間也沒有伸直過腰骨。從倒後鏡張望,但見他面容僵硬,動作遲緩,我很快已斷定他患上柏金遜症。